考研论坛

 
查看: 60808|回复: 784

[经验分享]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百科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2

主题

19

帖子

-230

积分

Beggar

精华
2
威望
-70
K币
-160 元
注册时间
2012-6-11
发表于 2014-5-2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文化
各色交错的纹理谓之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谓之化。

1)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宗族

宗族就是同一父系,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缘群体。

3. 风

是声调的意思,国风是地方声调,地方土乐,大都是民歌。

4. 周易

是我国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化元典。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有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八卦:是八种基本图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周易》运用阴阳两种符号经过一系列排列组合,以此预测和解释世界万象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变化。

5. 三纲五常

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伦理道德。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发展的,四德指:仁义理智。)三纲出自《韩非子》,三纲五常第一次连用则在东汉《白虎通》中。

6. 道
老子提出的“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世界万物形成、变化、运动的总规律,是万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7. 玄学

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第一次发生碰撞的产物。玄学因研究阐发《老子》《周易》《庄子》三本书的玄理而得名,此三本书被称为三玄。玄学提倡尚自然,笃名教。即,崇尚道家无为,笃信儒家三纲五常。从“无”与“有”的本体论出发,论证了名教和自然的关系。
8. 理学

送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把“理”作为世界的最高本体,由周敦颐创立,程颐程颢兄弟发展,朱熹完善。沟通了宇宙与伦理,成为影响千年的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充实了理论基础。

9. 五伦

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网络: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各有其典范与道德模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孟子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10.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其实质是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实现了有机统一。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兼具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11. 天人感应
由董仲舒直接提出这一命题,他认为,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12. 礼、礼治

礼起源于宗教仪式,用以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原本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意识。所谓礼治,则是将此予以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予以实施和推行,这就是礼制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礼治精神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因此,礼首先是指社会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

13. 仁
仁是春秋时期的新观念,指一种美好的品德。孔子的仁 是包括从德的最高概念到一般的道德规范的范畴,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品质,全部美德的总和构成仁。仁是礼的精神支柱;恭、宽、信、敏、惠是实行仁的具体要求;孝悌是为仁之本;忠恕是为仁之道。
14. 内圣外王
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道德的把握;外王指把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和仁政。最早出自《庄子》,后成为儒家重要的治世修身原则。
15. 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功夫。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明德、亲民、知止。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
16. 中庸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不易,谓之中庸。中庸,即中道、中行,意为无“过”与“不及”,注重适度、恰当、不偏不倚,以此实现中和,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也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
17. 三不朽
《左传》中记载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三不朽。
  18. 四心、四端
孟子认为,人们生来具有四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
四端指:仁、义、礼、智。又叫四德,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关系的典范。
19. 性三品
董仲舒在参考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后提出的,把人性分为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贪欲难改的“斗筲之性”和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
20. 濂溪学派
由理学开山之祖被称作濂溪先生的周敦颐开创的学派。其著作有《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世界根源于无极,无极产生出宇宙的原始实体太极。

21. 关中学派
由横渠先生张载创立的理学开创阶段的重要派别。作为理学中涌现出的独立派别,主张学以致用,把学术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联系起来,力图为现实服务。(理学诸学派中,还有二程的洛阳学派、朱熹的福建学派等,其学派思想与代表人物几近相同,不再赘述。)
22. 致良知
是王守仁对朱熹“致知”命题的修正。他认为,良知就在人们心中,且人人皆有、圣愚皆同,必须“求理于吾心”,心外无物,并把这种统一叫做知行合一。
23. 王道、王道政治
王道政治,指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的代称。在王道时期,天理流行于社会之中,人心至善至美,社会充满光明,呈现昌盛的局面。孟子“仁政”学说在政治上就提倡王道之治。
(与此相对的是霸道政治,即三代以后以功利为目的的暴力政治,这一时期人心不古,充满黑暗和混乱。)
24. 稷下学派
战国齐国陈氏在临淄稷下开创了一个高等学府,集中儒墨名法等众人。研究学术、互相争鸣,有七十六人位列上大夫,史称稷下先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道家思想。
25. 智慧
“智慧”是兵家文化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人们对问题能够迅速地、灵活地、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26. 佛教相关
1)佛教三宝:佛、法、僧。
2)大乘小乘。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人可以成佛,其它诸人只能成为超生天界的阿罗汉。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3)四圣谛:苦、集、灭、道
4)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三业:身(行为)、口(言语)、意(思想)。
6)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7)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
8)五蕴:色、爱、想、行、识。
9)三学:戒、定、慧。P237
10)妙悟
佛教把妙悟看作是对真理的透彻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最真实的认识,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用于审美和艺术创造中,妙悟是指主体对客体审美观照后所产生的感悟。
11)顿悟
顿悟本是佛教用语,是指顿了,与渐悟相对。从佛教含义来看,顿悟是指无须经过繁琐仪式和长期修行,即可豁然觉悟,把握佛教真理。(渐悟亦称渐了,是指必须经过长期修习,才能达到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悟”既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
27. 诗的自觉
魏晋时诗歌发展进入了自觉时代。所谓自觉,即诗人认识到诗歌具有自身之价值,不必依附政治与伦理说教,是对儒家正统“诗言志”的突破。
28. 邺下文人
由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领导,聚集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楊、刘桢建安七子的文人集团。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及民间疾苦,悲天悯人,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收拾金瓯的使命感。
29. 竹林七贤
指魏晋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共同的特点是任情放达、发言玄远、藐视礼法、一腔孤愤,用曲折的方式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30. 意境
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即情景交融、形神结合。或者将其概括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

31. 佳人胆
随着时代发展,市井细民的婚姻观念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不再是绝对恪守的。那些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又往往突出了女子的大胆、主动,即所谓佳人胆。

32. 四大南戏

由元末明初南方书会才人编撰成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记》等所谓四大南戏。

33. 临川派

明代中后期戏剧发展后期的一个重要派别。以临川人汤显祖为代表,其代表作是以海盐腔写就的《临川四梦》(又叫《玉茗唐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34.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并称四大奇书,题材内容上分属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35. 戏曲中的“虚拟”

中国戏曲以虚拟作为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所谓虚拟,即利用舞台的假定性,通过夸张的变形来保证生活,在舞台表演的有限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以对生活作出广泛而形象的概括。

36. 程式

程式是一种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生活的独特表演艺术格式,是中国戏曲的一个突出特点。各种程式动作,实际上就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在生活形态基础上又经过一番选择、加工和美化功夫所形成的舞台动作。

37. 八音

指八种制作乐器的材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8. 七声音阶

指由“宫商角徴羽”五个正音加上随形式而变化位置的“二变”构成额音阶系统。所用“二变”不同,形成三种七声音阶: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

39. 洋务运动

19世纪下半叶由清ZF发起的一场发展近代工业的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其封建统治。主要内容包括在沿海城市扩充和发展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40. 新儒学

产生在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日甚一日的抨击背景下。博大精神的孔孟董朱体系,根深蒂固的文化集体意识,借以安身立命的中华道德伦理,使一群知识分子采取了与激进主义者完全不同的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他们坚信儒学不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应当也必须重新评价儒家思想,发掘其中固有的积极精神,以促进儒学的新发展,再次复兴和光大儒家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等。
41. 摹古派

同指16世纪前后七子领导的文学复古运动,其复古理论主要有:1)在文学发展观上,主张“文比秦汉,诗必盛唐”,以后的诗文一代不如一代;2)在创作观上,主张一切为古人是尚,文学愈古愈好。他们的创造就是把古诗文当作范本临摹。因此得名。

42. 公安派

晚明反复古运动的文学革新派,以三袁为代表,主张:1)在发展观上,文学是随时代而发展的,不应厚古薄今;2)创作观上,反对摹古抄袭,文学应充分表现个性;3)进一步认识到人的个性的多样性。

43. 西体中用

由学者李泽厚提出的观点。他认为,要进行现代化,首先要改变社会本体,即小生产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地说,要用现代化的西体—从科技、生产力、经营管理制度到本体意识来努力改造中学,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里结构。“中用”既包括西体运用于中国,又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学应作为实现西体(现代化)的方式。

44. 主流意识形态文化

是与国家性质相联系的处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之上的文化,它为特定社会的特点政治、经济服务。

45. 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

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创造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盛行的文化,既有历史上所继承的精英文化,也有当代知识分子精心创造的精英文化。

46.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被一个社会或一定地区内大多数人所欣赏、接受的文化。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国家特性而言,它是平民文化,相对于知识分子阶层而言,它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建设成为经济生活中心的背景下,在大众传媒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条件下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47. 国学

广义上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即关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学问。狭义上指儒学,或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48.  “反身而诚”(P18)

指人通过对道德意识的自我认体,以及对实践经验的内心体验,以完成从心理学到哲学、美学境界的超越;体验自我,发现本心把握本心,来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人生理想境界,从而悟解宇宙万物生命的奥秘。



49.  自然经济(P32)

是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构。



50.血缘宗法制度(P40)

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区分高低贵贱的法规准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而形成的,要求家族成员,乃至广大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51.  征辟制(P66)

由皇帝或官府直接聘请那些志行高洁、博学多才的杰出人士出任官职,一般无需考核即可直接就职。



52.  察举制(P66)

考察荐举,常常由皇帝亲自下令给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让他们按照ZF制定的选拔标准,把那些德才皆备的平民和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任命,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择优录用。



53.  “成钧之学”(P329)

其教育内容就是以乐教为主的学校教育。“钧字即韵字之古文。古代教民,口耳相传,故重声教。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



54.  禅宗基本观点之“见自性”(P247)

禅宗讲究“禅悟”,所求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即心是佛,见性成佛”。本心或叫自性,在佛家的心目中,清净无污,超离生灭,能认识清净的自性,自然脱离了苦海,这种识自本心即可成佛的理论,把成佛定位到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上。



55.  禅宗基本观点之“无念”(P248)

无念即排除自己心中的欲念,它是明白心性和顿悟的必然延伸。“无念”是禅宗的最高法旨,与老子的“不争故天下不能与之争”有相同意思。由“无念”出发,禅宗提出“无相”“无住”。



56.  禅宗基本观点之“证实相”(P248)

禅宗的实相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实在的本体,那个没有污染的清净的东西,但它隐于现象之后不生不灭,值得追求。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禅宗的真正的真实,但一般愚钝者却不可见,要用般若的慧目,瞬间的灵动方能洞见,这就是顿悟。



57.  山林文化(P53)

山林文化亦可成为隐逸文化,它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先秦道家反对有为,主张无为,他们不仅攻击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攻击儒、法、墨、名诸家的思想学说和主张,而且从根本上否定整个文明,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的价值。道家舍弃“从政”。山林文化的代表是陶渊明。



58.  庙堂文化(P54)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来多用以指代朝廷。儒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的。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成为志士仁人,就须“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9.  谶纬学(P94)

经学与董仲舒的新儒学结合演变为谶纬学,以不断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凶兆”的宗教预言,也叫“符”,意思是事后有“徵信”,符合神意。纬是用宗教迷信思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谶和纬的基本内容都是讲宗教迷信,宣扬神秘荒诞观点,为帝王服务。



60.鸿都门学(P333)

这是中国古代官学中具有艺术教育专科性质的学校。鸿都门学因设于东汉首都洛阳而得名。鸿都门学不重经学,而是专门教授学习词赋与书法,类似于今天的艺术专门院校。鸿都门学吸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以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学生,学生都由州郡、三公举荐而来,共约一千人。鸿都门学受宦官的操纵,在政治上为人所不齿,但是中国远在东汉末年就有专门的艺术学校,这对中国的人文美育事业来说,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61.名实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名指名称、概念、形式,实指实际存在的事物即内容,名实关系即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成于先秦时代的名实之辩,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发展。先秦百家当中的名家就是以研究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派别。

62.泰州学派

明中叶以后兴起的带有早期启蒙特征的学术派别,代表人物有王艮、李贽等。主张人间之道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真正的学问是为了解决人民生活问题,明确肯定饮食男女之性是天生的自然权利,强调独立人格。贬损了程朱理学的社会价值,提高了实践活动的价值。

63.燕京八景

太液秋风(**)、琼岛春阴(北海)、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晴雪、玉泉趵突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八达岭)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百科名词解释.doc

48.5 KB, 下载次数: 1533, 下载积分: K币 -2 元

很多学校指定了这本参考书,和下面内容一样,自己上传一下给大家省不少麻烦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尘缘若梦8897 + 3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98

帖子

1379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1349 元
注册时间
2013-4-4
发表于 2014-5-2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不错,我大一到现在看了4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40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18
K币
388 元
注册时间
2012-1-2
发表于 2014-5-2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LZ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0

帖子

15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53 元
注册时间
2013-12-15
发表于 2014-5-2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O(∩_∩)O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84

帖子

436

积分

Banned to Post

精华
0
威望
30
K币
406 元
注册时间
2014-5-19
发表于 2014-5-2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BAD CONTE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

帖子

653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90
K币
563 元
注册时间
2014-5-19
发表于 2014-5-2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

帖子

653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90
K币
563 元
注册时间
2014-5-19
发表于 2014-5-2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0

帖子

1557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90
K币
1467 元
注册时间
2014-5-19
发表于 2014-5-2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1

帖子

593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1
威望
60
K币
533 元
注册时间
2014-1-8
发表于 2014-5-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6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8 元
注册时间
2014-4-16
发表于 2014-5-2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4-18 15:47 , Processed in 0.210179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2(Usage:7.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