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ng3475 于 2014-1-10 09:14 编辑
20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综合 801 回忆版
写在前面的话:虽然感觉自己考得不怎么样,但是总觉着该做点什么,不能总是做一个伸手党。同时,借此机会感谢之前几届师兄姐们,感谢他们抽出宝贵时间和经历为我们做出的回忆版试卷,确实给了我复习很大的帮助。此外,希望看到的你们能把这个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帮到更多的人。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石油大的地质学的综合,你会发现06年之前的试题是同一种形式和内容。06年之后石油大就不再官方发布试题,但在网上找到的06、07、09的真题应该还是官方的样子,并且他们大题属于同一风格。再到11、13年,这就是师兄们的功劳了,那些应该都是他们靠回忆一字一句做出来的,再次感谢他们。
说道今年的试题,本以为会和11、13一样,也一直按照11、13的模样在复习,没想到今年的试题出了点小变化。首先,形式上,和11、13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多了20道选择题,并且之后的大题也不像之前会按照科目分类,今年却不是。其次,内容上,11、13年的各科的题目在之前的真题中也几乎都题能找到,如果之前的真题背过,考个好成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今年的普地还好,都是老试题并且难度不大;构造题虽然没有什么新题,但是感觉题量有点多,但是两个剖面图就都画老长时间,分值还很低,性价比有点低;再说沉积,题量倒是不多但是感觉考得比较偏,超出了之前几年的真题范围,这可能也是用真题的复习的弊端吧。最后希望各位看真题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课本。
一、名词解释(10*3)
1、长石砂岩 2、心滩 3、局限台地4、潮汐(这个记得有点模糊,具体想不起来了)5、同质多像6、物理风华7、标准化石8、褶皱枢纽9、断层滑距10、构造层 二、填空(20*0.5)
1、狭义成岩作用的几个过程 2、曲流河的四个亚相 3、按照水动力成因写出三角洲的种类 4、威尔逊沉积模式的9个沉积相 5、滨海岸沉积中平均高低潮线之间的区域 三、选择(10*1)
1. 中生界的三个地层 2. (记得太潦草,实在是看不出来是什么了哈哈 ) 3. 下列不属于化石的是 叠层石 4. 地核地幔的界限 5. 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地质历史中的时期 6. 哪两种都属于酸性岩 7. 根据描述求走向 8. 岩层层面上擦痕和岩层走向线的夹角叫做 9. 根据断层两侧向斜核部的宽窄的关系判断上升下降盘 10.同沉积褶皱的判定参数 生长参数 四、简答题(5*8)
1. 碳酸盐颗粒的类型及其特征 2. 扇三角洲的沉积亚相和微相及特点 3. 围压、温度、孔隙和孔隙流体及时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4. 共轭剪节理的特点 5. 判断地质体形成年代的三个地质法则 五、综合题
1. 参照11年普地读图题,问题略有不同,但都是地质学基础。 图示为一北偏东倾向的向斜,在转折端的老地层内有岩浆岩侵入体,在新地层部分有断层切割导致核部宽度不等,地层未全部标出,有三个地层标有1、2、3。注:(1地层含三叶虫,2地层含鹦鹉螺,3地层含笔石,侵入体中SiO2含量为50%,侵入岩中含有辉石和长石,有部分发生变质作用)。
1) 判断年代地层单位并依次写出其顺序:寒武、O、S、C、P、T、K、N、Q(要写汉字的名称) 2) 不整合的类型及其存在的起止时间 3) 断层的性质及形成年代(共六条断层,涵盖全面,有正有逆有平移) 4) 侵入岩处形成角岩,问变质作用的类型 5) 做AB剖面图(原图没给等高线) 2. 页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以及基本特征和所含的粘土成分(这个第一次考) 3. 潮坪沉积序列和特征 4. 库伦剪切破裂以及安德森模式相关,根据叙述判断是正逆断层并且写出断层具体产状,内摩擦角为40度。具体参考06年之前构造考题 5. 构造读图题,地质图改自构造课本附图1凌河地质图 ,地层等高线应该是一致的,试卷上在麻溪附近设计了一条与AB线近乎平行的走滑断层 题目包括 1、断层性质分析2、做AB剖面图 (AB线和课本应该是一样,应该是先要在图上用间接法求出地层的产状)3、构造发展史分析 还有好几小问,记不起来了,基本都是构造小知识点
请原谅我没有给出答案,一是感觉自己掌握的也不怎么样,实在是不敢再误导别人;二是希望你们能在自己整理答案的过程中以点带面,把相关的知识点复习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