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4915|回复: 4

[调剂]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介绍(汇总)

[复制链接]

577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熊来了】熊答应 【travel 拉面馆】小厨狼

Rank: 8Rank: 8

精华
24
威望
70105
K币
61407 元
注册时间
2010-7-31

考研论坛2013年上半年优秀版主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考研论坛2012年上半年优秀版主考研论坛2011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3-1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dhyt 于 2012-3-11 22:17 编辑



贺振华 贺振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等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1983至1985年为美国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贺振华教授在“复杂构造波场成象”、“物理模型实验”、“裂缝油气储层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并获得10多项部省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朱介寿
朱介寿,男,1936年出生,汉族,江苏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评审组成员,并担任国际岩石圈计划工作组负责人及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远东分支中心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直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承担了国家、部委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得多项具有国际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地壳测深及大陆岩石圈研究、地球物理层析成象技术及计算地球物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朱介寿教授多次赴美、加、日、德、意等国讲学及进行科研,先后出版专著及教材五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主要代表作有:《地震学中的计算方法》、《研究地壳上地幔地震体波的计算方法》、《地球物理层析成象方法》、论文有《信息论在物探中的应用》、《线性预测理论在地震中长期预报中的应用》、《地震预报中的统计数学方法》、《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约束条件下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数值解》、《全球地幔三维结构模型及动力学研究新进展》、《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球三维结构初始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井间地球物理层析成象软件系统研究》。朱介寿教授目前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亚及西太平洋岩石圈软流圈细结构及深部过程研究”、“中国及邻近区域地球圈层三维结构及动力学”,国家973项目“青藏高原地震层析成像”,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等。多项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获部委及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八项, 地矿部“八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周熙襄
周熙襄,男,1936年出生,江西波阳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教, 1980年赴冰岛国进修,并成为联合国大学研究员,1981年晋升副教授,1986年晋升教授,同年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以来先后担任四川省科学顾问团成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主任、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石油集团物探局高级专家等职务,其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周熙襄教授任教45年来,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主讲了磁法勘探、位场反演、重磁资料数据处理、区域物探数据处理、电法资料数值模拟、物探专业英语、应用地球物理、地震速度反演、地球科学概论等14门课程;编写了《磁法勘探》、《重磁资料数据处理》、《地球物理勘探教程》、《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等教材12部;培养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硕士研究生40名、博士研究生23名;并为我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点建设和磁法、物探数据处理、应用地球物理、物探资料处理等教研室和实验室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85年以来,周熙襄教授还先后赴冰岛联合国大学地热班讲学,介绍电阻率法数学模拟技术,其讲稿以英文专著在冰岛出版,赴瑞士洛桑参加国际位场会议,赴日本参加2000年世界地热大会。周熙襄教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的数字化研究和发展,在磁法、重力、电法和地震勘探的数字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先后负责承担了《电算在寻找富铁矿中的应用》、《四川盆地已知大中型气田成矿条件研究》、《层速度的精确求取方法研究》等国家攻关项目6项,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共8个课题),横向项目40项,近十年项目经费约400万元;其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次,省科学大会奖1次,省一等奖1次,省部级奖6次,申报中国专利2项和美国专利1项,已获得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各1项。周熙襄教授已出版专著6部7册,其中在国外出版英文版专著2部,先后在《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全国核心期刊和美国“地球物理”(Geophysics)、瑞士《洛桑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学报》等国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EI收录2篇,被SCI收录4篇,CSCD收录28篇,引用31次,有13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瑞士洛桑国际位场会议、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勘探87—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十年会议、日本世界地热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或交流。周熙襄教授1993年被我国一级专业杂志《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人物专栏作为地球物理学家介绍。


李正文
李正文,男,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同年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1年至1984年,留学瑞士洛桑大学,顺访法国石油研究院等。1992年晋升教授,现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及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应用地球物理系、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副主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指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地质学会勘察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李正文教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完成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150工程”,为我国地震勘探全面实现数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十多年来,承担和主持完成了“油储项目”重大自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科研合作项目等数十项,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科学研究作出了六方面的重大贡献:开创和实现了我国地震资料处理数字化;回国后开创和实现了地震资料解释方法技术现代化;推进了我国高分辩率地震勘探;被油气田广泛使用的储层综合识别理论与方法技术;混沌动力学与油气信息检测方法及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城市地球物理及应用。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处于国际前列,分别获部级科技成果二等、三等和四等奖,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被企业部门广泛采用,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在有关学术杂志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学术专著及教科书5部共8本。李正文教授负责的科研组科技实力雄厚。近年来,开展了“信号与信息高分辩率非线性处理和反演方法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技术”、“有效储集层综合识别理论与方法技术”及“现代工程勘查技术”等领域研究,并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方向。李正文教授多年来为大学生和研究生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地震勘探原理与方法”、“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地震资料解释”、“高分辩率地震勘探”、“高级地震学”、“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号处理”及“信号理论”等。主持组建了“信息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已培养毕业生的硕士研究生20多名,博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15名,在读博士研究生8名。


钟本善
钟本善,女,1942年6月生,四川内江市人,中共党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并留校任教, 1988年赴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工作,1989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研究员,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地震资料数据处理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在近40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钟本善研究员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重力勘探、重磁资料数据处理、专业英语、无约束最优化方法、电法勘探正演数值模拟技术、物探资料数据处理方法等课程,并先后在重力、磁法、电法、测井、地震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领域,完成了50多项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国家及部省级项目近20项)。特别是在地震勘探中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方法(已获美国专利);地震层速度的精确求取方法(国家“863”项目);转换波勘探方法(其成果已在国际会议上交流,并发表在美国Geophysics杂志上);信噪分离与信号处理技术;重力地形改正(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Geophysics杂志上);重磁反演问题(已有专著出版);电法正演数值模拟(已有专著出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次,其它奖3次。1994年应邀参加在美国召开的64届勘探地球物理学家(SEG)国际会议,并演讲论文。钟本善研究员在美国地球物理杂志(Geophysics)上发表论文3篇;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地热大会上发表论文1篇; 出版专著三部:《地球物理反问题中的最优化方法》(上、下册,地质出版社,1980年),《有限单元数值模拟》(英文版,冰岛能源出版社,1985年),《电法勘探正演数值模拟技术》(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年)等;编写教材5本;发表论文57篇。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钟本善研究员已指导研究生34人,其中博士生12人, 硕士生22人。招收硕士生专业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固体地球物理。研究方向:地震资料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技术,现代数字计算技术。招收博士生专业为: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现代数字计算技术


苗放
苗放,男,1958年4月出生,北京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成都市信息系统与软件评测中心技术总监,四川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顾问,是四川省科协青年联合会成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91年获得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992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类二等奖,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苗放同志于1982年1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2年2月至1982年8月在湖南省地质矿产局第四零二大队工作;1985年10月研究生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11月至1987年8月,在成都地质学院三系任教。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成都地质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起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三系副系主任,计算中心总工程师,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现代教学中心副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曾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物理实验室进修(1994年2月至1995年5月),并在法国图卢兹的法国航空航天遥感开发集团、法国奥尔良(1997年10月至1997年12月)和马赛的法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11月至1999年12月)、英国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2002年1月至2002年3月)等部门进修和开展国际科研合作。苗放同志近二十年来,热爱科技和教育事业,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专注于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放射性勘探仪器、放射性测量技术、遥感技术、找矿勘探等地学领域,并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项,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发表了6篇论著和50余篇论文,其中EI收录4篇,GeoRef收录7篇。在研究生教学和带研究生方面成绩突出,连续8年来,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课程,共带博士研究生13人,其中已毕业和获得博士学位4人;带硕士研究生71人,其中已毕业和获得硕士学位35人。许多毕业研究生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苗放同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多源地学信息综合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雷达)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负责和承担的几个典型科研项目情况:   (1)地质矿产部科技项目“野外微机化放射性勘探仪器”,技术负责人,1986年获得了地质矿产部的科技成果二等奖。   (2)地质矿产部重点科技项目“地面放射性测量工作站的研究”,技术负责人,获地质矿产部1994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3)地质矿产部重点科技项目“伽玛能谱测量等放射性方法解决填图和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项目主研人员,获得了1995年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4)地质矿产部开发项目“CD-3型微机化地面伽玛能谱仪(微机化携带式γ能谱仪)”,项目主研人员,获得1992年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5)地质矿产部重点科技项目“轻便型X荧光仪的研制”,项目主研人员,获得1994年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6)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三○五项目的四级课题“新疆黄山地区多元地学信息的成矿预测研究”,项目技术负责人,获地质矿产部1995年科技成果四等奖。   (7)国土资源部“九五”地质科技项目“GIS支持下的青藏高原隆升与盆地沉积响应研究”,项目技术负责人。   (8)国土资源部“九五”地矿信息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地学会议报告和油气藏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9)四川省重点科技研究项目“四川省人口、资源与环境信息处理分析和决策系统预研究——GIS支持下的人口、土地、经济分析系统”,项目技术负责人。   (10)国家863项目“基于国产Linux的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正准备验收。


曹俊兴
曹俊兴,男,汉族,1961年9月生,陕西省长武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兼任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岩石矿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在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任教;1989年在成都地质学院矿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至今。期间于1992年~1996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在成都理工学院获应用地球物理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1998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与通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由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赴Leicester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同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004年4月赴日本东京大学进行研究访问,2004年5月被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近十年来,曹俊兴教授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油储成图”重大基金项目二级专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课题6项,在双频电磁波层析成像、大型稀疏矩阵方程解算,散射成像、层析成像以及电磁波与地震波层析成像软件系统研究开发等方面获得了许多创新的研究成果,在Geophysics 等刊物发表《Conductivity Tomography atdual frequencies》等论文50余篇,出版《非均匀介质电磁参数成像》论著一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二项。曹俊兴教授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学术联系,1995年以来先后8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或国外学术机构资助赴英、日、美、越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两次参加CCOP组织的讲习班,10余次接待国外来访学者20多人次;1997年成功组织筹办了有来自13个国家的40多位国外学者参加的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ISEEG’97),是AGU、SEG、CGS、等学术组织的会员。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勘探地球物理进展》、《物探与化探计算技术》等杂志编委。曹俊兴教授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两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信息与信号处理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接受博士后合作研究并提供研究工作条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电磁探测与成像,地球物理反演与成像,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动力过程模拟,声信号分析处理,信息管理与数据挖掘(MIS系统)等。


王绪本
王绪本,男,1956年12月出生,汉族,安徽阜阳市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九三学社省委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杂志副主编,教育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四川分校副校长。美国SEG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学术领域与方向包括:(1)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油气电磁勘探、GIS技术及应用、灾害救助与定位技术;(2)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挖掘、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3)计算机应用技术:电磁场模拟、数字化博物馆等。近期担任欧盟亚洲城市发展计划项目“中国攀枝花市实施ECOPROFIT示范项目”实施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四川省成都、数字化攀枝花等数字城市建设咨询”项目国际招标专家评标组专家和项目组顾问。   近5年来,负责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盆地地温场及其在油气分布预测中的应用”、“电磁场概率成像及其应用”、“城市灾害生命搜索与救助的超宽带电磁探测方法研究”等3项;负责完成和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课题“声波/振动生命搜索与定位系统研制”、“地震救助生命搜索与定位技术研究”、“灾害救助探生仪的发展研究”等项目,以及“(教育部)恐龙数字博物馆工程”,“成都理工大学远程教育(一期工程)”,“数字化理工—电子校务”等多项部省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院一等奖5项。出版专著2部,合作公开发表论文或国际会议论文4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具有较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李录明
李录明,男,1952年10月生,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78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留校任教, 85~86年完成应用地球物理硕士课程进修,91~98年任成都理工学院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副主任,98年晋升教授,现任美国AGU会员、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编委、《特种油气藏》期刊编委、《勘探地球物理进展》期刊编委、《石油物探》期刊特约审稿人。99年被核心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人物专栏作为地球物理学家介绍。其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地球物理领域中的石油物探信息处理及参数反演方法研究,信号及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信号及图像非线性处理方法研究,并在以上领域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李录明教授从事教学工作25年来,先后主讲FORTRAN程序设计、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多波信息理论及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含部分现代信号处理)、信号处理与解释、高级地震学专题等10余门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课程;指导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5名 ;出版了《信号与系统分析》、《地震勘探原理、处理及解释》等本科及研究生教材3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李录明教授还先后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及部省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及横向协作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主要研究成果有:二、三维及弯曲测线三参量速度分析方法,高分辨浅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岩性参数反演及储层预测方法,多波振幅信息(AVA)处理及岩性预测方法,陆地 P-SV转换波处理方法,海上4分量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各向异性介质多波地震资料处理及参数反演方法,二、三维复杂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及静校正方法,二、三维波场延拓复杂表层模型校正方法,二、三维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建模及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以上方法研究均己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并己研制成具有生产能力的处理软件,形成了一套由40多个模块及程序组成的,集多波地震资料处理、各向异性介质多波弹性参数反演、复杂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及波场延拓校正、偏移速度建模及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为一体的软件包,并己用于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其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四等奖8项,获校科技成果一、二奖5项。现主持在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各向异性介质多波处理及解释”1项,部级项目“复杂表层及复杂构造速度模型反演” 1项,局级项目2项。    李录明教授先后在《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全国核心期刊和美国旧金山、香港、北京等地召开的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专著1部。97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有5篇被EI收录, 多篇被GeoRef和CSCD收录。


李瑞
李瑞,男,汉族,1952年7月生,山东邹县人,九三学社,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元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获工学学士;1985年考取成都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地球物理测井方向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1995年考取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地球物理测井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1993年晋升付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3年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石油物探》编委。  李瑞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辽河、长庆、大庆、四川、华北、西南等局级横向项目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获部科技成果二、三等奖5项,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及局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现主持在研国家“863”、“973”《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中信息提取子项、第二主持西南分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孝泉-新场-丰谷地区高分辩层序地层与砂体分布研究”等项目4项。  在《石油物探》、《矿物岩石》、《测井技术》、《成都理工大学学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EI、GeoRef和CSCD等收录; 专著2部,其中《裂缝性碳酸盐岩测井储层参数研究及应用》获”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在教学与研究生培养方面,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油矿地球物理测井》、《勘察地球物理测井》、《勘探地球物理新技术》等课程。为博士、硕士研究生讲授《油气田开发测井》、《测井地质及测井技术》、《地球物理测井概论》、《地球物理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等课程。曾先后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个人二等奖、集体二等奖。  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信息与信号处理等专业,  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物理测井信息处理、物探信息挖掘技术与应用研究、井-震-地质综合油气评价、信息管理与数据挖掘。


傅汝林,奚大顺
傅汝林(1941-),男,四川成都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分析了传统WebGIS的系统模式及技术特点,讨论了当前几种分布式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Java技术的三层WebGIS模式.这种模式以GIS构件形式集成分布式的GIS,实现了WebGIS资源共享.用实例说明了以CORBA/Java技术来集成WebGIS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奚大顺单片机的数控电源设计等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电力变压器集中监测系统语音编码器在DSP上实时实现的研究电子技术应用 单片机,dsp嵌入式系统 周家纪,洪志全 周家纪(1949-),男,安徽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多媒体\图视技术.文中通过对WindowsAPI中网络服务函数(RAS)的调用,深入Windows内核,实现了应用程序对系统"网络与拨号连接"的直接控制.并利用VC++将其封装在动态连接库中,然后再通过Delphi的套接字机制在局域网内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建立起一种通信模式,最终实现了用户在客户端对服务器拨号连接的间接操作和自动管理. 洪志全(1957-),男(汉族),重庆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业控制、分布式系统开发应用.结合气体渗氮工艺的需要,对一台温度滞后较大的气体渗氮炉的炉温控制系统采用带纯滞后补偿的PID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并利用MATLAB6.5工具进行了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带纯滞后补偿的PID控制系统的控温效果较常规的PID控制系统好,这一仿真研究结果对于传统的位式控温工业电阻炉的温控系统的技术改造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罗省贤,黄地龙
罗省贤(1954-),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高性能计算与网络计算.针对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研究了多波速度与地层各向异性系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应大偏移距以及强各向异性介质的双平方根方程,进行速度和各向异性系数分析,并将批量计算与交互解释相结合,实现了高精度各向异性介质多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系数提取,并形成了一套利用多波地震资料求取地震波纵、横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系数的方法和软件.所求取的参数可用于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提高多波资料的成像质量,也可为地层地质解释提供参考.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和软件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黄地龙(1955-)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示技术,计算机工程图学.文中描述了一个用作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视景演示子系统的研究开发.视景系统采用Direct3D图形库作为底层图形引擎支持,采用VC.NET程序开发环境,构建一个用于训练直升机机载导弹观瞄操作手的虚拟训练系统的视景子系统.视景系统可演示武装直升机通过空对地导弹攻击地面坦克的过程实时场景画面,实现了对训练过程视觉虚拟仿真.


庹先国,郭勇,郭江
庹先国(1966-),男,博士,副教授,核技术应用专业. 中国工程 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技术和现代精密机电控制技术组成的皮带式测控系统,解决了皮带传输过程中对铁精矿中Ti,Fe含量和水分的实时测量问题.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郭勇(1960-),男,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由单片机80C31、调制解调器AM7910、无线电台构成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电路简单,信息传输可靠,成本较低,在昆明-东川国际泥石流观测站的降雨无线遥测系统中应用证实,适合于野外环境下无人值守长期监测. 郭江(1957-), 女,教授,四川大学访问学者,现从事激光传输与变换方面的研究分别从菲涅尔-基尔霍夫和瑞利-索莫非衍射积分公式出发,导出了考虑倾斜因子后会聚球面波经圆孔衍射的一般衍射积分表达式.所得公式不仅可计算衍射场的焦移,而且对弱聚焦和强聚焦情况均适用.并与Li和Wolf公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所得公式适用广泛.


揭金良 李才明 赵宪生
揭金良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 副教授Q主要研究方向R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S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S数据库技 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详细阐述了椭圆曲线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及其理论,讨论了在有限域F2n上寻找安全椭圆曲线的基本思想,并利用l-adic的基本思想给出了在特征为2的有限域F2n上构造安全椭圆曲线的有效算法,设计实现了该算法并获得了实验结果.所构造的椭圆曲线可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李才明,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工作研究许多金矿的赋矿(或伴生)岩石与其周围岩石之间存在着磁性差异,如与中基性脉岩有关的金矿成因模式矿床、破碎蚀变火山岩型金矿等,在其上能观测到磁异常.即使是河床底部缝隙中与砂金相伴沉淀的重砂,由于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与其附近砂石之间存在磁性差异,利用高精度质子磁力仪,也能观测到比较明显的磁异常.在西藏自治区及四川省一些金矿床(点)上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对砂金矿、锑金伴生型金矿,中基性脉岩型金矿上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为利用高精度磁测方法间接寻找金矿积累了经验. 赵宪生(1954-),男,副教授,四川西充县人,现在成都理工学院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石油与测井教研室任教,主要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多项研究曾获国家、部科技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地震波场正、反演,储层预测及软件开发等。作者应用Futterman模型的相速度频散关系式导出了地震记录的Q值正演模拟与反Q滤波层位标定方法,并将该方法分别应用到实际地震层位标定中,处理结果表明,这两种层位标定方法较目前常用的直接层位标定方法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陈金鹰,李灿平,寸树苍
陈金鹰(1958-),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 现代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 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研究频率测量过程中输入信号的脉冲边沿与测量设备的闸门信号边沿不一致造成的频率测量误差.提出利用可编程ASIC器件来实现输入脉冲信号与MPU定时信号同步的实现方法,解决了输入脉冲和给定闸门时间起止时刻随机性引起的测量误差.基于ASIC的方法与其他频率测量方法相比,MPU外围电路简单,能自适应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利用对输入信号进行测量前分频和利用2个寄存器扩大对频标的计数范围,扩大了对输入信号频率的测量范围.该工作为精确测量频率探索了一条新途经. 李灿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频率测量过程中输入信号的脉冲边沿与测量设备的闸门信号边沿不一致造成的频率测量误差.提出利用可编程ASIC器件来实现输入脉冲信号与MPU定时信号同步的实现方法,解决了输入脉冲和给定闸门时间起止时刻随机性引起的测量误差.基于ASIC的方法与其他频率测量方法相比,MPU外围电路简单,能自适应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利用对输入信号进行测量前分频和利用2个寄存器扩大对频标的计数范围,扩大了对输入信号频率的测量范围.该工作为精确测量频率探索了一条新途经. 寸树苍,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由单片机80C31、调制解调器AM7910、无线电台构成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电路简单,信息传输可靠,成本较低,在昆明-东川国际泥石流观测站的降雨无线遥测系统中应用证实,适合于野外环境下无人值守长期监测 方晓懿,郭大江,雷宛 方晓懿(1956-),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介绍未确知数学方法,并用未确知数学方法分析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比较,未确知数学方法不必对数据作任何假设,因此更合理,也更符合实际. 郭大江   现代系统测试及通讯自动校零环路应用在地震勘探仪器的瞬时浮点放大器中,瞬时浮点放大器为脉冲放大器,用于对采样脉冲串依次放大.瞬时浮点放大器为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器,如何抑制零点漂移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自动校零环路的设计构想是采用两拍工作方式:在两个采样脉冲的间隔时间进行"零漂记忆",在放大器对采样脉冲进行放大处理时实现"零漂校正".配合其它校零措施后,该设备零漂指标可达到小于0.25 μV的水平. 雷宛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工作研究本文从地震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观点,分析了不同构造类型的溶洞在地震反射波法勘探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方面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地震反射波法探测溶洞具有可行性、直观性和高效性.这些特征为复杂的地质剖面解释提供可靠依据,为地震反射波法勘探溶洞奠定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


李晶,罗运先,任家富
李晶(1968-),女,硕士,副教授,地震数据处理专业.给出了一种不同常规的消除面波和高频随机干扰波的小波包变换方法.小波包变换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优于小波变换和传统的Fourier变换,它能够对地震资料进行时频精细划分,准确描述具有相同频率的有效波与干扰波在时间-空间域的分布.利用小波包变换可以从叠前资料分离出面波、随机干扰等,再通过小波包重构,可有效地剔除干扰信息,保留有效信号.实际资料实验表明,小波包变换在去噪方面十分有效. 罗运先(1948-),男,四川遂宁人,副教授,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与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用亮点检测油气技术比较成熟,而利用暗点检测油气尚处于探索阶段.暗点在地震剖面上以弱振幅形式出现,在识别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暗点也指示油气,因此从技术上讨论暗点的反射特征是必要的.依据辽河盆地东部浅海地区连井地震剖面的AVO资料,探讨了亮点和暗点的解释方法,并利用亮点和暗点特征检测了储集层的含油气性. 任家富,男,196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目前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教授EDXRF-1024便携式高精度X荧光分析仪采用的是新型电致冷Si-PIN半导体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源,在无液氮冷却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对样品的现场测量;仪器一次可以同时测量5种以上元素,甚至多达十余种元素的定性、定量测定,其检出限可达10---200mg/kg,在原位条件下分析精度可达2%-10%.


唐芬,陶永莉,童开宇
唐芬(1965-),女,讲师,自动控制专业MPEG-2是一种高质量的音视频压缩国际标准.作者对MPEG-2的音质模型的理论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音频压缩编码的自适应比特分配. 陶永莉 女 高级工程师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技术和现代精密机电控制技术组成的皮带式测控系统,解决了皮带传输过程中对铁精矿中Ti,Fe含量和水分的实时测量问题.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童开宇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场论》、《演示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教学工作阐述了教学运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实行选教制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对教学教改的促进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效果. 解振东,江玉乐,汪林邦,吴小平,阎建国,张由群,张正阶,郭亚莎,陈利群 解振东(1959-)男,硕士,副教授,成都理工学院信物系工作,主要从事物体表面形状检测和图象处理研究工作。 江玉乐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汪林邦 数字通信技术 弱信号检测与处理 吴小平 电子密度,等值线图,绘图程序 阎建国 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与储层信息提取 张由群(1964-),女,讲师,应用物理专业 张正阶 地质勘探 郭亚莎 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 陈利群 数据库及原理




水中月 镜中花..浮华一片苍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熊来了】熊答应 【travel 拉面馆】小厨狼

Rank: 8Rank: 8

精华
24
威望
70105
K币
61407 元
注册时间
2010-7-31

考研论坛2013年上半年优秀版主考研论坛2012年下半年优秀版主考研论坛2012年上半年优秀版主考研论坛2011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占用
水中月 镜中花..浮华一片苍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47

帖子

4385

积分

高级战友

Rank: 4

精华
4
威望
2789
K币
1596 元
注册时间
2009-4-2
发表于 2012-3-1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过李瑞老师的测井地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0

帖子

165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65 元
注册时间
2013-2-2
发表于 2013-2-1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你这上面信息工程学院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吗,我怎么看了好多13年招生简章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导师都没有在你公布的上面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67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18
K币
149 元
注册时间
2012-8-19
发表于 2013-2-23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你这上面信息工程学院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吗,我怎么看了好多13年招生简章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导师都没有在你公布的上面呢

学长,我也正想问这个呢,我考的信号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3-28 20:28 , Processed in 0.053935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7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