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楼主: lyf78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感谢此版曾给我的帮助-文学理论笔记(华中版)

[复制链接]

1

主题

26

帖子

422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1
威望
236
K币
186 元
注册时间
2009-2-1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6:0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空间
一 文学与人生
*文艺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文学艺术能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可以触及到认得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造就完整的个性。
文学还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文学让人类获得娱乐感
文学价值的娱乐功能指读者在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情绪的平衡,感觉的快适和心灵的愉悦,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调剂余休息的一种审美享受。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突出表现:对社会心理的影响{07年论述题 神会心理对文学活动的影响}
(一)社会心理对文学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强化和扩大的(消费制约生产)
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作家创作的作品广泛流传,读者有选择的余地——读者的选择与接受及时反馈给作家,成为作家下一部作品的“内在动机”——作家作品广泛流传……
(二)文学的追求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某周矛盾
起因:社会心理本身的特点
社会意识包含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1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带有不系统、不定型和自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大众流行的情感、感情、心态、习惯、爱好、情趣、成见等。——社会意识形态P232
2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生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是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局部的把握——社会意识形态P233
3社会心理的特点使它对文学活动产生极为复杂的影响
积极的一面:“文变染乎世情”,社会心理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
消极的一面:让文学只停留在被动适应社会心理的水平上,迎合庸俗的趣味,影响了文学健康发展
(三)社会心理不仅影响着创作,且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
接受活动中常见,社会心理对文学的改写现象
*文学对人与人生的表现有异于非文学对人和人生经验的理解

文学的目的就是唤起人对生活和世界的复杂感受,使人去感受事物、感受世界、感受人生,而不是把活生生的人变成毫无感受的机械人。

二、文学与道德(08年论述)、性别
*道德是调节和制约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通过教育和宣传造成社会舆论,影响和形成人们的自我道德意识,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文学史上,人们判断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毛诗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一风俗。

不同的善恶观念事实制约着审美意识,影响文学价值取向的变更
从表层上看,文学的发展与道德的变化几乎同步,因为人性的显示往往体现在道德选择上,人生的价值也常需用道德衡量。道德的无处不在,使其以人生和认为为对象的文学结下难分割的关系
深层上的原因,二者作为意识形式有着许多内在的相似性,这集中地反映在文学与道德对人性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理解和阐释上
道德为文学审视人生和认识人性提供了一种视角,成为文学理解和评价社会生活的基本尺度之一

道德与文学之间还存在某种不协调甚至冲突,最突出体现在价值标准上的差异
道德的价值标准时理性的,明确的
审美方式把握人生的文学却是通过感性的体验来理解人生

对于文学来说,道德的冲突域矛盾正是人性复杂和人生两难的真实显现,审美意义就在于人类由此深化了对自身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男权中心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道德偏见
男权中心的文学掩饰并美化现实中男女不平等关系,以维持父权制社会的稳定秩序

文学中的性别歧视是人类文化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

“女性视角”
其提出构成了女权主义评判解读作品的基点
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观照作品,它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

女性主义批评因其革命性和破坏力而给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带来了一股活力,它从性别和社会性别的角度向人们昭示被称为普遍真理的东西的霸权性和虚伪性,动摇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的传统,为女性文学争取了一席之地

三、文学与阶级、种族
文学作品作为审视意识的产物,表现出一定阶级的倾向性
文学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1研究、判断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阶级性,应该从他的创作实绩触发,要从他的全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倾向和思想的总和,而不是以庸俗社会学的贴标签的方法,在作家的出身和其作品的阶级倾向性之间当然地画符号。
2有时,文学家及其所代表的阶级之间会发生矛盾,甚至“对立和敌视”的现象

从社会学角度,归属于不同集团、不同群体的作家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样他们必然会把他们的不同集团、不同群体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从而表现出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和思想的倾向性
也必然会表现出普遍的共同的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

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意识,同时有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某个集团或群体的意识与人类的共通的意识并不总是不相容的
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对立统一,包括阶级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学与种族的关系:(即文学与民族传统的问题)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作家,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作品也必渗入民族的因素:民族的语言文字、神话、宗教、习俗、思维、审美理想……

西方普遍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历史
一、文学发展与政治(05年)、经济
*政治、经济既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自身的影响深入到文学活动的意识形态层面,又可以通过政治制度或者经济规律,制约甚至决定文学的历史走向和整体面貌。

政治、经济对文学活动的作用具有制约性和规定性的特点
另一特点:要求文学带有直接的功利性,使文学活动必须在多种社会关系中运作

*(05年)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往往最为直接和重要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为突出的特点:要求文学必须关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关注社会的运作和发展的方向,而不仅仅着眼于审美
具体体现:
(一)制度、设施和方针政策对文学的影响,强制性
对文学产生直接的作用
史上:政治开明——文化繁荣政策——文学发展顺利,如唐P240
(二)政治思想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不带有强制性
具有更为内在、更为隐蔽的特点
更多情况下,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浸透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在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或情感态度上

文学史上许多作品、作家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表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热情(希勒《阴谋与爱情》)
在一定意义上,某些作家作品之所以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与人生,依赖的正式政治上的敏锐

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落后于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再表现时代和人民的信念与追求,而开始变成政客手里的工具时,政治思想会因为失去活力、锐气和热情而成为文学创造的桎梏

对于作家来说,特定政治意识形态往往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的构建,会成为他观照、理解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尺度或标准,进而制约着他对生活材料的取舍和艺术形象的创造

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政治思想,包括对腐朽、僵化的政治思想的怀疑,都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新的生机,强化作品思想的力量

对于读者来说,读者以政治的观点和方式来理解、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发掘了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常见而明显的现象)

“后殖民主义”:指少数国家凭借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积极向他国进行文化输出
说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全球化日益加剧而日益复杂。

*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
无论各社会意识形式会对文学活动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发展变化,它的根本性质,归根到底还是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经济基础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制约着上层建筑,决定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当然也最终决定着文学

经济基础对文学本身的影响往往是间接地,但却有根本制约性,有两层意思:
1指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它本身和各种社会意识其实都不具绝对独立品格,它们最终都要受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的制约
2经济基础对文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宏观趋势,整体面貌和基本属性,即体现在对文学活动的宏观控制,对文学一般性质和主要特点的制约上,而不是说文学发展演变的任何细节,文学的一切特点和具体原因,都取决于经济基础

体现:(经济基础对文学活动的根本制约性的理解)
1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文学的时代面貌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性质与特点的形成,最终都要受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的制约

从根本上看,无论是作家本人的,还是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都不会超出其所属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规定的范围

经济基础的内部矛盾也会反映在文学中,对抗性

物质生产方式也会对文学形式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a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社会生活的改变丰富和扩充了文学的内容,而新内容的表现必然促使与之相适应的新形式的产生,于是出现了文学体裁,结构方式和艺术语言等方面的创新。b经济基础为新的文学形式的发展与成就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2经济基础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演变
经济基础的变更影响文学的发展变化
文学现象的变化和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斗争,社会矛盾及思想文化的冲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P252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绝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步子前进,两者的发展水平并不一定成比例,主要有两种情况:
1 某时代产生了一种艺术形式,而后虽然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了,但这种艺术形式反而衰微甚至消亡了,对于后人来说,这种艺术样式也因此成为不可企及的、划时代的典范。
2 从横向比较而言,指处于同一时代的各国之间,某些物质生产水平较低的国家,倒有可能取得远比物质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更高更大的成就。(WHY P254-255)
不平衡现象其实是社会物质决定艺术生产的特殊表现形态

某些重要因素在文学发展演变中的作业也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或者任何一个作家的文学创造,都必须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资料为出发点,其中包括人们对文学性质与特点的认识,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以及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的继承等。
上述各因素不过是经济基础制约文学活动的中间环节

二、文学发展与文化
文化是一种具有规范性、整体性、历史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系统,或者说,文化是具体的,由价值系统构成的传统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典章制度、民俗风尚、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政治、伦理、文学艺术等。
(一)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思维成果,必然会成为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的思想源泉。
哲学为文学理解人生和感悟人生提供了思路、思想和方法。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的特点:持久、深刻、内在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哲学思潮的演变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面貌。但它更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静静地发生着,但是它的持久性却能决定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P257如……

考察文学活动的深层追求,可发现哲学给予文学的影响具有深刻、内在的特点:
典型性、象征性,对某种寓意的追求,都表现了文学对“哲学性”即把握事物普遍性的追求
随着哲学意识的渗透,随着人们对文学的“哲学意味”的自觉探寻,文学越来越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的超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成了文学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也成了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远比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要复杂来的多

就宗教本身来说,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复杂与多样的。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渗透宗教意识的文学作品不过是宣传教义的一种工具。(消极)

宗教的神秘经验中,潜藏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追求,只是它以虚幻意识的方式,以自我异化的形态扭曲着表现着。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文学本体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审美活动的对象化便是突出的表现
在人类渴望认识自身,寻求精神家园这点上,宗教与文学艺术确实很相似。这是许多作家选择宗教题材或主题的原因

宗教的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与文学的审美活动也有着相似之处
形象和情感体验为宗教交流的常用的媒体手段
宗教把诉诸情感和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极大地精致化、系统化

宗教高扬幻想、直观、感悟、体验和内省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套辩证、细腻的宗教认识论的概念、范畴和运思模式,探讨语言传达神秘经验的方式和技巧。
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且深化了文学理论对艺术思维和语言问题的认识

中古文论:“以禅入诗”和“以禅喻诗”
*(09年)“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或禅思引入诗中,从而达到神话作品的蕴意和含蓄性的目的。
禅意、禅思的引入却是给诗歌带来了空灵深远的意境,延绵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原有的冲和澹泊的艺术风格
诗与禅的契合出自两者企求目的的某种一致,即诗与禅都执著于从感性的经验世界中体悟人生
禅所追求的终究还是一个虚构的对象,而审美却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生,是对显现于人生实践中的生活、生命和生意的肯定和欢欣

*“以禅喻诗”主要指用禅思的妙悟来理解和阐释诗歌创作奥秘。其立论的根据在于诗与禅在把握对象世界的运思方式和语言策略上极为相似
“妙悟”式思维方式:用种种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那些被认为不可表达和不可传递的东西,把表达和传递定位在接受者的领悟上,禅宗把日常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含混性作为充分的展开和运用。
主张“以禅喻诗”者认为“妙悟”式的运思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可使诗歌创作达到“超越”“圆成”的境界

(三)文学本身也和意义、价值、感情与经验相连,因而必然会与个社会意识形式发生关系。
联系大小:P261-262
1取决于某社会意识形式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2取决于文学本身对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消化程度

(四)文化交流与文学
地区性
国际性

文化全球化P263

“世界文学”

三、文学发展与传播媒介(09年论述题)
*人类文明发展史,既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传媒技术从根本上制约着文学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质量

*传播媒介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语言媒介阶段
语言传播最为便捷、最为普遍的、覆盖面最宽的传播方式,有益于文学的起源和最初的发展
(二)文字媒介阶段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文字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通过它,历史事实、生产生活经验都得以记录下来,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提高了人们改变生活的速度

(三)电子媒介阶段 人类传播史上又一次革命
冲击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并对人们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图像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的

*文学的变革和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两级
一是雅文学与俗文学
一是狭义文学与广义文学

一、雅文学与俗文学(03年论述,俗文学的思想性、教育性有无?)
俗文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古典时代的民间文学——现代的通俗文学——今天的大众文学(边缘——接近文学的中心)

俗文学总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联系在一起,是多数人的文学

俗文学的兴起P267

雅文学,是站在当时所能站到的思想高度对“世界”进行解剖和分析,肯定和赞美有价值的东西,否定和批评无价值及负价值的东西;它总是努力超越“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平庸、琐屑和灰暗的一面,用当时的思想之光、理解之焰以及美学精神烛照它所面对的“世界”,竭力显示“世界”的内在的真实。

俗文学对现实“世界”则持一种超越的态度,试图以世俗化的“理想”来弥补现实人生的缺陷。

俗文学有别于雅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有:
首先,俗文学的根本特征在于通俗性
包含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就内涵来说,体现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妇孺皆懂的东西,是一种“下里巴人,和者盖众”的东西,一种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
俗文学的通俗性并不排斥文学性

其次,俗文学富于传奇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再次,俗文学富于娱乐性

二、狭义文学与广义文学
传统文化对文学的界定——宽泛,有助于人们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了解文学的发生和演变,也有助于理解文学所能包含的丰富内涵

中古文论:P270
西欧P271

狭义文学的出现——人们对文学的特殊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后记:最后一章终于敲出来了,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用!距离11年考研,还剩31天了,希望考研人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883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883 元
注册时间
2010-11-9
12
发表于 2010-12-15 18:46 | 只看该作者
 哇!楼主真是好人!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5

帖子

103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03 元
注册时间
2011-3-2
13
发表于 2011-3-3 20: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和谐社会的典范   楼主是好人  肯定会幸福的   楼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

帖子

130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30 元
注册时间
2011-3-6
14
发表于 2011-3-14 23: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2

帖子

520

积分

中级战友

Rank: 3Rank: 3

精华
0
威望
0
K币
520 元
注册时间
2010-9-12
15
发表于 2011-3-17 16:4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467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150
K币
317 元
注册时间
2010-9-27
16
发表于 2011-3-17 17: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61 元
注册时间
2010-3-17
17
发表于 2011-3-20 14:41 | 只看该作者
太谢谢楼主的奉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0
K币
24 元
注册时间
2011-4-25
18
发表于 2011-6-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你是个好人![em: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31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70
K币
246 元
注册时间
2007-8-19
19
发表于 2011-6-24 14: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劳苦功高大恩不言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

帖子

185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0
K币
185 元
注册时间
2011-3-19
20
发表于 2011-9-2 17:2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我想问一下文学理论真的要把整本书背透吗??还有那些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还有中国文学史那些比较重要????今年华师大综合了 我是考文字的 对文学简直忘得一干二净了 还请楼主指点一二··············不胜感激啊、、{:soso_e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8 10:33 , Processed in 0.062430 second(s), Total 20, Slave 19(Usage:7.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