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电考研站台 于 2021-3-5 00:06 编辑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2021考研专业一的真题:
名词解释
1、人间词话
2、清明上河图
3、游戏说
4、神女
5、荷马史诗
简答题
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人物和主要思想
2、简述审美的主要特征
3、根据“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解释它说明了怎样的传统艺术思想
论述题
1、贡布里希曾说“历史发展是不断迂回不断重复的过程,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回顾过去,导向未来”,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2、结合莎士比亚的任何一个戏剧作品,说说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
再次,我们参照21年考研学校专业一变更后,给出的书单参考
★教材类
《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研室集体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 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学原理》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阅读书目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广西师大出版社
《谈美》 朱光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学散步》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学原理》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什么是艺术》 (美)沃特伯格(Wartenberg T.E.)著,李奉栖译 重庆出版社
《艺术:让人成为人》 (美)理查德.加納罗等著,舒予/吴珊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 (英)贡布里希 广西美术出版社
结合今年的考试真题,和给出的参考书目做出对比,宏观层面上我们可以抓住那么几个要点,特别是参考书的总体使用上:
首先,在整个考试的考察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彭吉象版本的《艺术概论》可以说占到了整个考试的六,七成以上的知识点甚至更多。
一方面,对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论等等到基本的艺术概论核心重点知识点都做出了考察,另外,清明上河图,荷马史诗的名词解释的考察,他都是围绕彭吉象版本艺术概论进行展开的,都能在章节最后一节的具体作品的分析中,找到考点,甚至可以说就是原封不动的考察,所以吃透这本教材,以这本教材作为核心才是关键
其次,王宏建版本的艺术概论可以作为一个补充,王宏建教材相对于彭吉象而言,更加抽象,逻辑体系和理论概念更加严谨,一定要在吃透彭吉象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知识点的串联整理,特别是论述题,大有裨益
电影学院有杀回马枪的习惯,比如今年论述题第一题,本质上,还是在考察20年艺术概论真题论述题中艺术发展论中的继承和创新的考点,只是21年的题目换了一个方式表述,需要考生对贡布里希的话语进行一个转化,知识点定位,更加灵活,这也是未来考试的一个趋势,甚至不排除22年出现材料分析类的论述题考察。
第三,一定要买一本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和中国电影出版社《文艺常识小百科》(也可以买其他版本,销量最高最新的即可),这两本书可以足以解决题目里面出现的大部分知识模块的艺术常识
无论是美术史,文学史,电影史都非常有用,而且都已经帮助你进行分门别类的词条化整理,可以节省考生的的大量复习时间,请记住;电影学院的参考书目,只是一个风向标和提示,不代表出现的参考书都在出题范围内。
第四,今年没有太多考察艺术史和风格和流派,不代表这个部分就被剔除考察了,相反,在上面几本书的知识点之上,我仍然建议一定要认真对从古典主义到后现代的艺术流派和知识点进行整理,这里我推荐三本书可以阶梯型上升,步步为营交叉起来进行复习,入门初级读物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经典教材类读物詹森《艺术史》,考试理论性词条类赵斌《艺术概论》
艺术的故事比较适合小白入门,打好基础,哪怕不是为了考试,这本书对于艺术流派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詹森《艺术史》是美国艺术史的大学经典教材,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论化艺术流派,并且图文并茂,可看性较强,既可以词条话,又有比较详实的讲解,出版多年,经典教材,值得信赖,最后一本赵斌《艺术概论》,这本书已经逐渐退居二线,但是我仍然推荐大家看一下,这本书其实很适合考试,你不要去看对于知识点的具体阐述,(因为展开论述的很烂)你就只看里面出现的关键性的概念和概念特征,比如浪漫主义是什么,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文学流派,代表作,画家作家有哪些,其实讲的非常清楚,但是这本书由于是一本拼盘式的书籍,不适宜小白上手,小白一定要循序渐进,看懂经典教材的论述,再来看这本,你就会觉得很容易了,如果从纯功利的角度,其实赵斌《艺术概论》是一本可以解决艺术史和流派考察的教材了,毕竟是电影学院的教材,建议大家还是弄一本二手的来看看,进行记忆。
总之,从宏观层面和今年考生的成绩反馈来看
A:
考题更加偏重对基础概念和核心知识点的考察,没有偏题怪题,但是考察的范围面较广,知识点更加细致,论述题需要先对题干进行审题和知识点定位,再进行答题,
B:
在评分尺度上有所收紧,踩点得分,表述准确才能拿到高分,太喜欢自由发挥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然真的会挂掉的,这里提醒创作类专硕考生,专业一不是专业二,专业一的核心是教条、保守、逻辑严密,安全的答题拿分,举例子的时候不要举太偏不够经典和具有学术说服力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120以上分值。
C:
对22年的考生来说,21年的真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一定要围绕彭吉象,王宏建,王次炤这三个人的书籍进行复习,死死抓住这几本核心教材,再来进行其他模块的补充说明,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回归基础,回归经典教材,适当进行知识点的发散和模块补充,吃透知识点,120以上,130以上并不是一个难事儿。
下面,我从微观层面,对北电给出的每一本参考书进行一个评述和书籍使用说明:
《中国美术简史》
这本书就是告诉你,我要考中国美术史了,如果你已经有了赵斌的西方美术史的功底,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于重点的作品,人物,美学观点做整理,中国美术简史比较杂这本书,但是难度不大。而且一定要注意美术史的重点是:人物画,山水画,画论,书法,这四大部分,考察作品上,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中国十大名画,你可以按照朝代进行整理,不过,我更建议从画的种类上进行梳理。
这里我仍然还是推荐两本可以快速掌握考点的书目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文艺常识小百科》(中国电影出版社)。这两本书的中国美术史部分基本可以涵盖考试的重要考点,
B《艺术学原理》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的特色是在中国艺术学理论领域作出创主要从当代立场、新传统范畴、体制化思路和中西交融视野出发,对艺术观念、艺术体制、艺术品、艺术与文化、艺术发展、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作了新的阐述。特别是在中国古典“感兴”范畴及其现代形态“兴辞”的当代阐发、艺术体制思路的贯彻及当代艺术实例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见解。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他仍然是延展传统《艺术概论》教材的基本思路,但是可以重点看一下艺术体制,艺术发展,感性这三个概念进行扩展,只需要掌握到名词解释程度,基本就够了,甚至我认为,这本书可以放到最后看,其实也就是狐假虎威的一本书,为了强调电影学院专业一的变革决心。
|